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

靜巷六弄



2009年,我在荷蘭這麼記錄著自己的生活:最遙遠的距離-很沉靜的電影,偶爾沉悶的長鏡頭總讓我拼命壓抑快轉的衝動,但無預警的郵局的場景、公路邊的檳榔攤、台啤藍白銀的包裝,還有檳榔攤小姐的自助式卡拉 OK 熱線你我他,以及從不認為美的塑膠椅子......只活在印象裡的台灣,如今又鮮明地活了起來,因此我不斷不斷地起雞皮疙瘩,雖然暖氣熱烘烘地運轉著。

即使看了許多維多利亞式羅馬式古典式的建築,走在浪漫的石板路上,但最美的,還是那充滿生命力的帶點舊舊色澤的城市規劃有點亂的家。我,26歲,在2009年的一開頭,發現了台灣非風景區的美/離家的半年後。(只是突然很想以這一小段話,做為發現台灣之旅的開頭。)

計畫台灣的小旅行,其實,各個旅遊景點對於長期宅在家的我一切新奇有趣。千頭萬緒沮喪不知如何是好之下,決定以「住宿」為關鍵字,決定遊玩地點。

曾經是MC maison編輯,但這個頭銜代表的不是多有品味,而是希望在生活裡發現動人的美好。各個採訪大主題,我總是偏愛Old is New(老空間改造)、Less is More(極簡風格)、Mix & Match(精彩混搭) (看吧!我果然很雙子)。於是,不意外地,在預算考量與兼具以上條件的搜尋後,靜巷六弄成為我的好選擇。

中日混血,是我對靜巷六弄的印象。中式的老樓房裡,有著大量溫潤的木質家具,很有日式況味。一樓的空間與其說是民宿,倒不如形容她很像許多台北有味道的咖啡廳。而屏棄了華麗張揚,僅留玻璃、木製框架、楓元素的迷人天井,透下來的光影,讓滿室生華,捧本書在旁,就能靜靜地享受天光的細緻移動。

當然,老物件的陳列,如:奶奶的裁縫機(我家也有一台)、老書櫃、甚至保留了70年代樓梯的紅塑膠扶手,對於曾生活在相似空間的我,心底浮現無比的親切感。而最令人印象深刻地,是轉上了二樓,濃烈檜木香撲鼻而來,好似沐浴在自然裡。原來,主人乃伸保留了老房子的檜木,將其運用於地板以及其他小細節,是老屋改造的美好示範!

希望靜巷六弄能如主人乃伸所想,持續保持低調的安靜,但是能好好賺錢!(後面這句是我的期待,哈。)

無隔間的寬敞,一樓風景一覽無遺。
由樓梯扶手窺視。
天井旁的餐桌,從早到晚的時刻用餐都迷人。
廚房細節
我愛的後院空間,很有日式庭院一景的感覺。
我們住参號房,不知怎麼地和我Marimekko鑰匙圈相纏。
参號房,簡約但物件應有盡有。
逢甲夜市雞蛋糕,剛剛好配上靜巷六弄的盤子。

4 則留言:

話説人生2、3事 提到...

走文整篇,頻擔心、冒汗瞧見"小確幸"此令人翻桌字眼。有幸!〜前MC 賴撫史戴兒編輯是梁山好漢!!

小8 提到...

我看不懂啦~

話説人生2、3事 提到...

那就矇上眼睛

Dr.Chen 提到...

捧個場...一整個文藝氣息